一、定义
西医定义:指夫妻婚后同居3年以上,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由于男方原因造成女方不孕,称为男性不育。分为原发性男性不育症与继发性男性不育症。
原发性男性不育:指男性从未使女方受孕。
继发性男性不育:指男性曾经使女方受孕,后因某些疾病原因而不能生育。
中医定义:
男性不育症,中医多称为“无子”、“无嗣”以及“五不男”等。中医认为本病与肾、肝、脾、心等脏腑有关。
二、中医分型:
1、肾阳不足型
婚久不育,精清精冷,性欲淡漠,阳痿早泄,精子稀少或死精子过多,射精无力;腰膝酸软,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小便清长,夜尿量多,畏寒喜温。舌质淡胖,苔白。
治疗原则:补肾壮阳。
2、肾阴虚型
婚久不育,性欲强烈,性交过频,精液不液化或死精子过多,或精子过少,畸形精子过多;五心潮热,盗汗口干,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红,苔少。
治疗原则:滋阴补肾。
3、脾肾阳虚型
婚久不育,性欲淡漠或阳痿,早泄,精清,精稀,精冷,精少;纳谷不香,腹胀便溏,五更腹泻,精神疲乏,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尿量多,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润。
治疗原则:温补脾肾。
4、气血两虚型
婚久无子,形体衰弱,面色萎黄,少气懒言,精液量少,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纳呆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
治疗原则:补气养血。
5、气血两虚型
婚久无子,形体衰弱,面色萎黄,少气懒言,精液量少,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纳呆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
治疗原则:补气养血。
6、肝郁血瘀型
婚久不育,胸闷不舒,喜欢叹气,胸胁胀痛,睾丸坠胀而痛,烦躁易怒,精索静脉曲张,睾丸或附睾有结节,阳痿或不射精。舌质暗。
治疗原则: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7、痰湿内蕴型
形体肥胖,肢体困倦,精液稀薄,精子量少,性欲淡漠或不射精;面色苍白,神疲气短,头晕心悸。舌质淡红,苔白腻。
治疗原则:燥湿化痰。
三、男性不育症的危害
1、隐睾症
单侧隐睾由于受温度的不良影响,相应产生抗精子的某种抗体,从而使对侧正常的睾丸,失去制造精子的作用。这种称为血睾障碍的不育症。
2、精索静脉曲张
男性不育症患者在患病期间,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精索静脉曲张,而该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该静脉本身,存在先天性瓣膜功能不全或不良,再加之后天某些不良因素,造成精索内静脉压力增高,形成盘状扩张,使该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导致睾丸营养和供氧不足,内分泌功能紊乱,睾丸酮水平下降,从而抑制精子生成。
3、性功能障碍
男性不育症患者在生活中,由于发生了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所以会导致尿道炎、输精管炎和附睾炎,以及性功能障碍的出现。
4、支原体感染
一旦男性患有不育症,那么患者就极容易受支原体感染,如腮腺炎病毒、淋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感染,以及介于病毒和病菌之间的支原体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