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月经不调,中医也称“月经紊乱”,指月经的周期、颜色、量、性状等出现不正常的改变。多因饮食不节,喜喝冷饮、吃生冷食物、嗜肥甘厚腻,导致脾虚生湿,脾的运化功能下降,水湿在体内蕴化为湿热、湿热再化成饮、饮化为痰,痰淤积在体内,久而久之,导致痰凝气滞;又因生活压力或工作压力大,导致情志不畅,生闷气,肝的疏泄功能下降,导致气滞血瘀,从而形成月经不调。
二、中医辨证分型
(1)血热型
月经不调,经血色红或有紫块或深红,质粘而稠,心胸烦闷,面红口干,咽干口燥,颜面潮红,尿黄便结,舌红苔黄。
治疗原则:清热凉血。
(2)肝郁化热型
月经不调,经行不畅,胸胁乳房及小腹胀痛,胸闷不舒,烦躁易怒或喜欢叹气,
,经血色红或紫,舌边尖红,口苦咽干,苔薄黄。
治疗原则:疏肝解郁清热。
(4)血虚型
主要症状:经期错后,量少色谈,质清稀,头晕眼花,心悸怔肿,少寐多梦,面色萎黄无华,舌淡少苔。
治疗原则:补血益气。
(5)血寒型
经期延后,色暗量少,小腹冷痛、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薄白。
治疗原则:温经祛寒。
(6)气滞型
月经延后,量少色暗有块,小腹胀甚而痛,胸胁乳房胀痛,舌质暗。
治疗原则:理气活血。
(7)血瘀型
月经错后,或经来量少,色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拒按,或刺痛,血块排出后其痛减轻,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
三、危害与并发症
①痛经。
②经前期综合征。如经前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抑郁、失眠、头痛、乳房胀痛等。
③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肥胖,双卵巢呈多囊性增大。
④绝经期综合征,如性功能减退、阵发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