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胸闷气短是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的感觉。轻者若无其事,重者则觉得难受,似乎被石头压住胸膛,甚至发生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的原因分两种:一种是功能性胸闷气短,另一种是由心脏神经官能症造成。
二、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认为胸闷气短属于“胸痹”的范畴,有气滞的表现。主要与心,肺,肝有关。
1、心气虚型
神疲乏力,胸闷气短,活动后加剧,自觉心中空虚,惶惶不安,多畏善恐,自汗,面色发白。舌淡苔薄。
治疗原则:补益心气。
2、肝郁气滞
精神抑郁、心情不畅、咽部异物感、胸胁、少腹胀满窜痛、胸闷气短,女性可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舌苔白腻。
治疗原则:舒肝理气。
三、危害与并发症
1、猝死:是胸闷气短最严重的危害。因为胸闷气短发生时常常无明显先兆症状,一旦突然发生,往往来不及抢救而导致死亡。
2、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发作时,可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就会并发气胸、肺不张等,均是胸闷气短并发呼吸衰竭的常见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