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
肥胖计量法:
男性:(身高cm-80)×70﹪=标准体重
女性:(身高cm-70)×60﹪=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 20﹪为体重过重或过轻
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
超重计算公式:
超重%=[(实际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100%
肥胖实际上是人体的垃圾排泄不出去,并不是能量储备过多。因为人身上的赘肉不是一种优质的脂肪,它绝不会在身体需要的时候变成一种储备调动出来,它只是身体的负担,需要及时给它清走才行。
二、中医辨证分型
1、胃热痰瘀型
肌肉结实、容易口渴、食量大、爱吃冰。
2、肝郁气滞型
这种类型的人,心情一烦躁就会出现食欲旺盛、头痛、眼睛充血等症状。有些女孩子,压力大、心情烦的时候,就猛吃甜食,常郁闷叹气、容易失眠多梦、容易紧张、烦躁、经常觉得疲倦、女性有月经失调。
3、脾虚湿阻型
这类肥胖者大多食欲一般,肌肉松软、容易疲倦无力、四肢浮肿、手脚无力,不喜欢运动、吃完饭浑身发软想躺下、嘴里发粘、尿不通、易坏肚子、早晨起来时眼睛浮肿、产后居多。
4、肝肾两虚型
通常超过50岁,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少吃体重仍上升。
5、血虚型
食欲正常,但小腹饱满突出,手脚细但身上胖,也就是说的“偷着胖”。血虚肥胖是因体内血液不足,人体通过血液在身体各部位的循环,将必要的营养运送到内脏和其它组织,但是当血液不足的时候,这个过程就会发生紊乱,不但必要的营养无法运送到身体各部位,多余的物质还很容易在体内堆积,身体基本机能下降,代谢功能发生异常,最终导致肥胖。
三、肥胖的危害与并发症
(1)是健康长寿之大敌
据统计肥胖者并发脑栓塞与心衰的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一倍,患冠心病比正常体重者多二倍,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多2~6倍,合并糖尿病者较正常人约增高4倍,合并胆石症者较正常人高4~6倍,更为严重的是肥胖者的寿命将明显缩短。
(2)影响劳动力,易遭受外伤
身体肥胖的人往往怕热、多汗、易疲劳、下肢浮肿、静脉曲张、皮肤皱折处患皮炎等,严重肥胖的人,行动迟缓,行走活动都有困难,稍微活动就心慌气短,以致影响正常生活,严重的甚至导致劳动力丧失。由于肥胖者行动反应迟缓,也易遭受各种外伤、车祸、骨折及扭伤等。
(3)易发冠心病及高血压
肥胖者脂肪组织增多,耗氧量加大,心脏做功量大,使心肌肥厚,尤其左心室负担加重,久之易诱发高血压。脂质沉积在动脉壁内,致使管腔狭窄,硬化,易发生冠心病、心绞痛、中风和猝死。
(4)易患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伴随肥胖所致的代谢、内分泌异常,常可引起多种疾病。糖代谢异常可引起糖尿病,脂肪代谢异常可引起高脂血症,核酸代谢异常可引起高尿酸血症等。肥胖女性因卵巢机能障碍可引起月经不调。
(5)对肺功能有不良影响
肺功能的作用是向全身供应氧及排出二氧化碳。肥胖者因体重增加需要更多的氧,但肺不能随之而增加功能,同时肥胖者腹部脂肪堆积又限制了肺的呼吸运动,故可造成缺氧和呼吸困难,最后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6)易引起肝胆病变
由于肥胖者的高胰岛素血症使其内因性甘油三酯合成亢进,就会造成在肝脏中合成的甘油三酯蓄积从而形成脂肪肝。肥胖者与正常人相比,胆汁酸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多,超过了胆汁中的溶解度,因此肥胖者容易并发高比例的胆固醇结石。胆石症在以下情况下发病的较多:肥胖妇女,40岁以上,肥胖症者与正常体重的妇女相比其胆结石的发病率约高六倍。
(7)会增加手术难度、术后易感染
肥胖者会增加麻醉时的危险,手术后伤口易裂开,感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机会均较不胖者为多。
(8)可引起关节病变
体重的增加能使许多关节(如脊椎、肩、肘、髋、足关节)磨损或撕裂而致疼痛。(9)并发疝气
肥胖者可并发许多疝,其中以胃上部易位至胸腔中的食道裂孔疝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