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气管炎

2019-04-18

一、定义

慢性支气管炎属“咳嗽”、“饮证”、“痰证”、“喘证”范畴,发病原因或为外邪侵袭,肺卫受感,肺气不得宣发,或为脏腑功能失调,累及肺脏,肺气失其肃降而发生。

二、中医辨证分型

(1)实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

①外寒内饮:

咳嗽气急,甚则喘逆,咯吐白色清稀泡沫粘痰,无汗恶寒,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舌苔白滑,脉弦紧。

治法:解表散寒、宣肺化饮。

②痰湿内聚:

咳嗽声浊,痰白而粘,胸脘满闷,纳差腹胀,大便溏薄,舌胖淡,边有齿痕,苔白腻或白滑,脉儒滑。

治法:温阳健脾,化痰平喘。

③燥热伤肺:

咳声短促,甚则气逆而喘,痰少不易咳出,口咽干燥,甚则胸痛,或有形寒身热等表证。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辛凉清肺,润燥化痰。

2)虚证(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

①脾肺两虚:

咳嗽气短,声低乏力,神疲倦怠,自汗纳差,胸脘痞闷,大便溏薄,每遇风寒则咳嗽气喘发作或加重,苔白薄,脉濡缓。

治法:补肺健脾,益气固表。

②肺肾两虚:

咳喘久作,呼多吸少,动则尤甚,痰稀色白,畏寒肢冷,腰膝酸痛,苔白而滑,脉细无力。偏肾阴虚者则午后颧红,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补益下元,纳气平喘。

三、危害与并发症

1)阻塞性肺气肿是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肺泡壁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加上管腔狭窄和痰液阻塞,呼气不畅,故可发生阻塞性肺气肿。

2)支气管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症蔓延至支气管周围肺组织中,伴有寒战、发热,咳嗽增剧,痰量增多,且呈脓性。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3)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形成溃疡,管壁纤维组织增生,管腔或多或少变形,扩张或狭窄。扩张部分多呈柱状变化。百日咳、麻疹或肺炎后所形成的支气管扩张常呈柱状或囊状,且较慢性支气管炎所致扩张为严重。

阅读11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