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西医认为,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临床上将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主要以原发性高血压为主。正常人血压为130/85mmHg以下。140—159/90—99mmHg为高血压Ⅰ期;160—179/100—109mmHg为高血压Ⅱ期;180/110mmHg以上为高血压Ⅲ期。而长期血压高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属中医学的“眩晕”、“头痛”、“中风”等范畴,其中以“眩晕”最多。多因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大、饮食没节制、食用厚味肥腻的食物或情绪激动、着急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所致。高血压的病位主要在肝、肾、心、脾,其中又以肝肾为主。
二、中医辩证分型
1、肝阳上亢
头痛,头晕,易怒,夜睡不宁,口苦或干,舌边尖红( 或如常),苔白或黄。2、肝肾阴虚
眩晕,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耳鸣,失眠,心悸,腰膝无力或盗汗,舌质红嫩,苔少。
3、阴阳两虚
头晕,眼花,耳鸣,腰酸、腰痛,阳痿,遗精,夜尿,或自汗盗汗,舌淡嫩或嫩红,苔白厚或薄白。
4、气虚痰浊
眩晕,头脑欠清醒,胸闷,食少,怠倦乏力,或恶心,吐痰,舌胖嫩,舌边齿印,苔白厚油浊。
三、危害与并发症
1、引发脑血管疾病
包括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亦称中风,病势凶猛,致死率极高,即使不死,也大多数致残,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凶猛的一种。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的发生率越高。
2、引发肾脏病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3、引起猝死
猝死是临床上最为紧急的状态。它表现为忽然发生呼吸、心跳停滞,意识丧失,并常于1小时内死亡。高血压因左心室负荷增加,而致左室肥厚,易患心律失常、冠心病,是猝死的高危因素。冠心病猝死约占全部心血管病猝死的90%。
4、导致多种病变
高血压还可导致心、脑、肾和血管多种病变,发生左心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威胁生命与健康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