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气短懒言,就是平时感觉气不够用,一活动或者说话时感觉接不上气,所以也就不爱说话,懒得开口,是中医所说的“气虚”证。
二、气虚的中医分型
1.心气虚证
心悸,胸闷,自汗,乏力,水肿,舌质淡,脉虚结代。
易患疾病
心动过缓、心绞痛、冠心病、失眠、脑中风、心脑供血不足、脑萎缩、痴呆
2.肺气虚证
咳嗽,没有力气咳,气不够用,呼出来的气多于吸进去的气,活动一下就加重,痰液清稀,平时易感冒,舌淡苔白,脉象弱。
易患疾病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心病、免疫力低下等疾病。
3.脾气虚证
脘腹胀满,食后为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白,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缓软无力。
易患疾病:泄泻、胃脘痛、腹痛、水肿、痰饮、哮喘、痿证、小儿疳积,以及西医的慢性胃肠炎、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4.肾气虚证
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易患疾病
肾为先天之本,肾气虚可表现为气短自汗,倦怠无力,面色晃白,滑精,早泄,尿后滴沥不尽,小便次数多而清,腰膝酸软,听力减退,四肢不温,脉细弱等。长此以往,可引发尿频、尿急等男女泌尿系统疾病,哮喘,脑中风,脑萎缩,老年痴呆,心脏病,骨关节疾病等。
5.肝气虚症
口干面燥、头晕眼花、视力模糊、反应迟钝、抽筋。
易患疾病
晕、眩、欲、仆、头摇、肢体不仁、语言不利,甚则突然昏仆,随即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肢体痿废、偏枯无用、中风、脑萎缩、老年痴呆、心脏病、肠胃疾病、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