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消化不良,是指一组慢性或复发性上腹疼痛或不适的症状,如腹胀、早饱、打嗝、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排气增多、便秘等。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的“脘痞”、“胃痛”、“嘈杂”等范畴,其病在胃,涉及肝脾等脏器,需要辨证施治,予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导滞等治疗方法。
二.消化不良的危害
1. 腹泻:消化不良导致肠内平衡被打乱,产生腹泻。其实腹泻此时也是一种保护,把体内的毒素排了出去,而过早服用止泻药往往不可取,会带来梗阻的。
2. 便秘:吃了太多的食物,辣的、油炸的、生冷的,这些食物堆积在一起就会导致出现便秘的问题,会使毒素堆积,危害健康。
3. 腹痛:肚子里堆积的东西过多,肠道蠕动出现异常,直接导致呕吐、腹痛,严重的话一般在家吃药都不能缓解,还需去医院检查,也算比较严重的后果。
4. 胃癌:消化不良的人总是因为不舒服而不愿多进食和睡眠不好,影响了生理健康和正常的日常生活。我国的胃癌患病率比西方高,小心长期消化不良造成胃癌的严重后果。
三.消化不良的中医辨证分型
1.肝气犯胃型
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压力加大,精神紧张,情志抑郁,易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脾胃受伤,受纳和运化水谷功能障碍,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症见:胃脘胀痛,脘痛连胁,胸脘痞满,纳呆嗳气,喜叹息,烦躁易怒,或焦虑不寐,随情志因素而变化,舌苔薄白,脉弦。
治则:疏肝理气、化滞消痞。
2.饮食停滞型
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往往易暴饮暴食,嗜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中焦气机阻塞,健运失司,腐熟无权。症见:脘腹胀满,嗳腐吞酸、纳呆恶心,或呕吐不消化食物,舌苔厚腻,脉滑。
治则: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3.脾胃虚弱痰湿停止型
脾胃虚弱,或由于各种原因日久损伤脾胃致脾胃虚弱,纳运无力,痰湿滞留中焦,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气机逆乱。症见:胃脘痞满,餐后早饱,嗳气,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四肢乏力沉重,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脉沉濡缓。
治则:健脾益气、和胃化湿。
4.寒热互结、气不升降型
误用强效泻下剂,损伤中阳,外邪乘机而入,或湿滞日久化热,寒热互结,气不升降。症见:胃脘痞满不痛,灼热嘈杂吞酸,口苦,肠鸣泄泻,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
治则:辛开苦降、和胃消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