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善太息

2019-04-24

一.定义

太息又名叹息,叹气,指情志抑郁,胸闷不畅时发出的长吁或短叹声的症状。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称为一息,一息脉动四次,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脉五动,脉诊上称为闰以太息。病理情况下,若患者频频叹气,称为善太息,善太息,就是叹气频率更高更多,可由肝胆郁结,肺气不宣引起。

二.善太息的原因

1、肝胆气郁,肺气不宣

由于肝胆的功能异常影响了气机,气机不畅而出现的异常呼吸。所以中医认为善太息证属肝胆气郁,是肝胆失于疏泄、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2、宗气不足

宗气又名大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具有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的作用。宗气走息道贯心脉作用,实际上是通过激发心肺阳气心脉、行气血,维持心力、心律和心率,这就是“气行血则行,气滞则血淤”的原理。

二.善太息的中医辨证

1.肝胆郁结伴有胸胁胀痛或满闷、呃逆、嗳气频作、脉弦等。

2.胆火实热目眩耳聋、头晕、胸满胁痛、口苦、呕吐苦水、易怒、失眠多梦,脉洪数等。

3.肺气不宣咳嗽气喘,喉中痰鸣、痰粘稠、胸胁支满疼痛,不能平卧,苔腻色黄。

治疗

肝胆气郁选用四逆散、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剂。

阅读10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