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是一种成年人常见高发的病毒性皮肤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患者需要及时采用针对性的方法治疗。
二.临床表现
1.眼带状疱疹
是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
1. 耳带状疱疹
是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发生,但多在皮损完全消退后或者1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3. 其他不典型带状疱疹
与患者机体抵抗力差异有关,可表现为顿挫型(不出现皮损仅有神经痛)、不全型(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大疱型、出血性、坏疽型和泛发型(同时累及2个以上神经节产生对侧或同侧多个区域皮损);病毒偶可经血液播散产生广泛性水痘样疹并侵犯肺和脑等器官,称为播散型带状疱疹。
三.带状疱疹的中医辨证
1.肝胆湿热证
症状表现:为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同时可伴随着皮肤潮红、情绪急躁易怒、口苦咽干、大便干、小便黄。舌体颜色发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治疗原则:解毒止痛、清利湿热。
2. 脾虚湿蕴证:
表现症状:皮损颜色较淡,疼痛症状略轻,疱壁组织松弛,同时可伴随着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溏等症状,舌淡体胖,苔白或白腻,女性患者还可发生白带多的症状。
治疗原则:健脾利湿,同时要佐以解毒药物治疗。
3. 气滞血瘀证:
表现症状:皮疹消退后局部仍然疼痛不止,舌质暗,苔白,脉弦细。
治疗原则:清解余毒、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