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痔疮,是指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根据痔疮发生的部位特征,临床上把它分为外痔、内痔、混合痔三种。
中医认为,痔疮的发病因素与风、湿、热、燥、气虚、血虚有关。
二.痔疮的中医辨证及治疗
目前临床上也较常用,主要用于Ⅰ期内痔、年老体弱者;或者Ⅱ期、Ⅲ期内痔兼有其他严重疾病,如心脑肝肾等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者。此外对痔疮初起的一切炎症均有较好的疗效。
1. 清热祛风凉血,多用于风热肠燥便血,血栓外痔初起;
2. 清热利湿,多用于肛门肿痛,甚则流脓者;
3. 清热解毒,用于肛门肿痛、发烧者;
4. 养血补血,用于素体气血不足或久病气血虚弱者;
5. 清热通里,适用于热结肠燥便秘,热甚便如羊粪球,热结旁流,便坚而出血者;
6. 生津润燥,用于血虚津亏,便秘者;
7. 补中益气,则用于小儿或年老体衰或经产妇气虚下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