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痰稠色白/痰稠色黄,就是人体出现咳痰,痰质稠厚,痰色发白或者发黄的症候。痰,是气道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刺激气道所产生,并随咳嗽由气道排出的病理产物,也就是脏腑的病理产物。痰是一种病态的现象,痰液中包含了粘液、异物、病原微生物,各种炎症细胞以及坏死脱落的粘膜上皮细胞等成分。它可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咳嗽,并会加重感染。但应该强调是因咳嗽由气道所排出的分泌物,而非鼻腔和咽喉部位,不伴有咳嗽所产生的分泌物。这种分泌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痰。祖国医学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密切关系。
二.痰的中医辨证
实际上,中医学中“痰”的范围非常广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包括了“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就是指呼吸道分泌、咳吐而出的痰液。此外,有些疾病如眩晕、高脂血症、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神昏或癫狂等病证也可能由痰引起。但这种看不见的痰,就称作无形之痰。“有形之痰”可分为寒痰、热痰、风痰、湿痰及燥痰。
(一)寒热辨痰
1.寒痰
症见:咳痰色白清稀,口淡多涎,伴畏寒怕冷,或背冷肢凉,渴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而润,脉弦紧。
治则:宣肺散寒,化痰止咳
2.热痰
症见:痰黄黏稠,怕热喜冷饮,便结溲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治则:宣肺清热,化痰止咳
3.风痰
症见:开始痰白稀,或泡沫痰,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易患感冒,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脉浮。
治则:疏风清热,止咳化痰
4.湿痰
症见:痰为白色稀水样,面色晄白伴肢体困重,或容易疲劳或大便稀等,舌苔薄白或白腻。
治则: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5.燥痰
症见:痰黏不易咳出或痰带血丝,病人自觉口鼻咽干燥,皮肤干燥,舌红苔少或苔薄黄,脉细数。
治则:疏风清肺 润燥止咳
(二)颜色辩痰
1.黄粘痰:属风热,多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2.白粘痰:属脾虚,多见慢性支气管炎。
3.稀白痰:属寒湿,多见于风寒感冒和哮病之寒哮。
4.泡沫痰: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5.痰粘胶着抽丝或结块或老痰不化:注意排除肺部癌性病变。
6.咸味痰:属肾虚,多属肾水不摄,津液上泛所致。
7.腥臭浓痰:多见(肺痈)肺脓肿,一般来讲,当厌氧菌感染时,脓痰有恶臭
8.痰带甜味:属脾虚,乃脾经痰湿留恋所致。痰甜而稀白者为寒湿之痰。痰甜而稠黄为湿热之痰。根据程门雪先生经验,无论寒湿或湿热之痰,凡是痰甜,均应适当加入陈皮、砂仁等芳香化湿之品,可以提高疗效。
9.砖红色痰:由肺炎克雷白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呈红棕色胶冻样痰或砖红色痰,多见于老年、营养不良、慢性酒精中毒、已有慢性支气管-肺疾病和全身衰竭的患者。
10.铁锈色痰:铁锈色痰一般考虑大叶性肺炎,为肺炎链球菌感染所致
11.黑色或灰色痰:多为长期抽烟,烟尘吸入所致,也可见于尘肺(煤肺多见)。
12.黄绿色痰:多为绿脓杆菌感染,可见于支气管扩张等病。
13.粉红色痰:急性肺水肿时,咳粉红色稀薄泡沫痰。
14.果酱样痰:当肺吸虫病感染时多表现为棕红色果酱样痰。
15.咖啡样痰:肺阿米巴病往往咳痰呈咖啡样痰或喀巧克力色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