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怔忡——百问百答

2019-04-25

一.定义

心悸是指心急剧跳动,惊惶不安,不能自主,心悸发作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晕倒。心悸因惊恐、劳累而发间歇性发作,不发时如常人,病情较轻着为惊悸;如果整天都是心悸,稍微劳累就加重,全身情况差,病情较重者就是怔忡。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

二.心悸怔忡的中医辨证论治

1.心虚胆怯

症状:心悸不宁,容易受惊吓,坐卧不安,失眠多梦易惊醒,饭量小消化不良,苔薄白。

治法:镇静定志,养心安神。

2.心血不足

症状: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饭量小消化不良,舌淡红。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3.阴虚火旺

症状: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4.心阳不足

症状: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加重,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5.水饮凌心

症状: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6.瘀阻心脉

症状:心悸不安,胸闷不舒,痛如针刺,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7.痰火扰心

症状:心悸间接性发作容易受惊,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阅读271
分享